玉山草堂24景之书画舫

据载,玉山草堂大约兴建于元至正八年(1348)前后,初名“小桃源”,后改“玉山佳处”,又改称“玉山草堂”,于两年之后基本完工。


经过数年的经营,一座被题点了二十四景的园林终于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据记载,分别为“钓月轩”、“芝云堂”、“可诗斋”、“读书舍”、“种玉亭”、“小蓬莱”、“碧梧翠竹堂”、“湖光山色楼”、“浣华馆”、“柳塘春”、“渔庄”、“金粟影”、“书画舫”、“听雪斋”、“绛雪亭”、“春草池”、“绿波亭”、“雪巢”、“君子亭”、“澹香亭”、“秋华亭”、“春晖楼”、“白云海”、“来龟轩”、“拜石坛”、“寒翠所”。


于是“园之中,为堂、为舍、为楼、为斋、为舫。畅之而为轩;结之而为巢;葺之而为亭。植以嘉木善卉,被之芙蕖菱芡。郁焉而阴,焕焉而明,阒焉而深,一日之间不可以徧赏”。



邀我醉眠书画舫

月明吹笛看云汀


“书画舫”是位于“芝云堂”西北,湖边的一座船舫形建筑。


泛舟游湖之所以受到喜爱,原因是既可观览沿途风景,又能避免赶路的劳顿,而其较之行车的颠簸更为平稳,所以常常成为古人的选择。


久而久之在难以泛舟的花园水池中也要设置一座船型建筑画舫作为象征,以作山水远游之想。当然若发掘更深层的含义,就会联想到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之句。



江南画舫以拙政园的香洲为“标准器”。其形制由造型相异的前舱、中舱和舵楼三部分组成。其体量较大、造型优美且富于变化。
 
然而园池有广狭之别,画舫也会由此作相应的调整 。
如苏州畅园园池极小,其憩间尝试为一座最为狭小的舫型建筑,仅保留前舱部分。
 
退思园稍大,闹红一柯,但依然无法将“标准”画舫整体置入,故省减了舵楼。
这些因地制宜的处理不仅丰富了画舫的造型,也增添了园景的变化。
 
按杨维桢的《记》 所说,“侧水之亭四楹,髙不逾墙仞,上篷下板,旁棂翼然似舰窗,客坐卧其中,梦与波动荡,若有缆而走者”,“上篷下板”、“旁棂翼然”的描述似乎也是船形,然而其大四楹则远较香洲更为巨大。

标签: 说草堂

上一篇:上一个:玉山草堂睡未醒——顾阿瑛与张可久交游纪事
下一篇:下一个:玉山草堂的园居生活:雅集之读书与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