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草堂丨园路 · 足下之美
《游园惊梦》有言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探不尽的曲径门扉,数不完的黛瓦青砖。 一方园林在十里春风中,复活了一草一叶,复活了千古诗情, 历代文人雅士心中的造园梦。在满屏花树的点缀下重又映入眼帘!
《游园惊梦》有言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探不尽的曲径门扉,数不完的黛瓦青砖。 一方园林在十里春风中,复活了一草一叶,复活了千古诗情, 历代文人雅士心中的造园梦。在满屏花树的点缀下重又映入眼帘!
文人寄兴艺事,游心翰墨,客观上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看,自魏晋时期开始,文人的群体意识逐渐形成,雅集活动代不绝踪。
草木生荫群芳渐零,漏阳斑驳北斗指已, 又到一年芒种时,有芒之种可稼种矣。 收麦种稻南北皆忙,暑热之气欲侵,梅雨连绵而来,至此,时入仲夏。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需求,”是为人而存在的,可以给人以感性,让人增长激情。因此营造一个人文化的生存环境以冲刷乱世苦痛已成为玉山文人的一种理想选择。
玉山雅集是历史的一瞬, 而这个瞬间却无私地铸就了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永恒。
玉山雅集总是充满巧遇共同好友的愉悦、饮酒放歌的畅快及吟诗作画的欢乐。参与者有在朝的官员、在野的文人、僧侣、道士等,形形色色、其中的文人画家也不在少数。
荷,自古便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杨万里笔下的“映日荷花”, 苏轼所写的“盈盈芙蕖”…… 荷之美,自带诗意文韵的滤镜。
草堂物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白墙为纸,花石作画,这便是玉山草堂的“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