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之木构建筑的抗震奥秘

现在我们看到的古建筑,如寺庙、塔楼、园林等多为木质结构且历经久远仍能保存下来,除了维护得当,还和他的建筑材质及结构有着很大关联。

2021-11-06 151

“正仪火车站”近代繁华之源

正仪火车站旧址位于正仪镇上塘街247号,娄江北岸的航头,正仪老街的最北端。正仪老街,是最靠近昆山市区仅存的原生态老街,也是昆山历史遗存最多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地区。

2021-11-06 162

昆山三徐之正人君子徐秉义

徐秉义(1633一1711)初名与仪,字彦和,号果亭,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徐氏斋徐开法之子,顾炎武之甥。探花徐乾学之弟,状元徐元文之兄,兄弟三人皆官贵文名,号称“昆山三徐”、斋号“集义居”。

2021-11-06 155

昆山三徐之佳状元徐元文

徐元文(1634年-1691年),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徐元文年少时就沉潜好学,他与兄长徐乾学、徐秉义以文名享誉当时。 当时昆山所在的吴中地区,继承了明末东林党复社的遗风,盛行以文交往结社。徐元文兄弟三人也相约组织了…

2021-11-06 156

顾瑛与合溪草堂的修造渊源

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入吴,顾瑛为躲避征召削发作家僧,并别处又置别业,以接纳文人雅集。异地的别业包括距昆山较近的北山兰若、招鹤亭、嘉树轩、金粟冢,以及距离较远的南湖别业、平湖草堂、澄江小泾及合溪别业。合溪别业规模较小,所用时间也不长,但在顾瑛诗…

2021-11-06 150

《浣纱记》的艺术成就

拥有六百年历史的昆曲被喻为“百戏之祖”,也被联合国授予首批“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昆曲的发展过程中,梁辰雨的《浣纱记》是一部典范之作,它对昆曲的传播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其艺术成就。

2021-11-06 142

昆腔传奇之梁辰鱼

梁辰鱼(约1521~1594年),明代剧作家。字伯龙,号少白,别署仇池外史,昆山人。为人任侠,侠骨傲人群,既是一个有抱负有才学的志士,又是位风流倜傥的才子。他爱好山水,足迹遍江浙湖广间,又“北走燕云,东游海岱,西历山陕,览观天下形胜,与天下…

2021-11-06 145

古籍保护的国图实践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易代修史”和整理典籍的优良传统,这些典籍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基因库,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工作不仅是为了保护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的独特文化体系,更是关系到未来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2021-11-06 169

民国书法名家李肖白(上)

阳澄湖畔的古镇正仪,历史悠久,历来名人辈出,近代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李肖白,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钻研教育事业 推广书法艺术

2021-11-06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