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是楼主徐乾学(上)
传是楼为清初著名之藏书楼。书楼七楹,图书达几万卷之多,共装七十二橱,其中宋、元、明之善本极丰,与宁波范钦之天一阁齐名。传是楼位于我市马鞍山之阳,即今省昆中所在地,邑人称之谓“尚书第”。
传是楼为清初著名之藏书楼。书楼七楹,图书达几万卷之多,共装七十二橱,其中宋、元、明之善本极丰,与宁波范钦之天一阁齐名。传是楼位于我市马鞍山之阳,即今省昆中所在地,邑人称之谓“尚书第”。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图建馆110周年,于9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分题“南武城”,送顾仲瑛之濠梁。 ——(元)袁华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随后命羲和、羲仲、和仲、和叔分赴四方。”这就是《尚书·虞书·尧典》里提到的最早的天圆地方理论。天圆固然没有今天的准确认识,但已蕴含了朴素的宇宙观,代表日月星辰。地方则是指地平坐标,即东南西北四方…
常言道,藏书于家,教书育人是人生的两大乐事,上辈靠读书晋升,下辈靠读书继承,为了营造“书为媒”的求学环境,很多文人雅士都与藏书和教书为业,徐乾学一生爱书藏书,深感世间珍贵皆出于书。
2017年季春3月,文海楼入藏了一部大型丛书《四部丛刊》。 所谓“四部”是我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方法。由晋代时文论家李充根据晋代文学家荀勖《中经新簿》改定而来,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个部分,即甲部收经书,乙部收史书,丙部收子书,丁部…
与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雅集相比,元末苏州昆山富户顾瑛(1310-1369)在其玉山草堂中召集的玉山雅集从主人和宾客的身份来看,无疑具有“布衣”的性质。雅集不仅为江南布衣文人提供了一个抱团取暖的场所,且因其“群体性”而壮大了布衣文人的声势,让他们…
“一个观念好比一颗种子:种子的发芽、生长、开花,要从水分、空气、阳光、泥土中吸收养料;观念的成熟与形成也需要周围的人在精神上予以补充、帮助和发展。”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丹纳《艺术哲学》
说起绰墩,大有来历。历史上有两位名人的传奇人生在此留下过的足迹,至今仍不失为一种美谈。清同治《苏州府志》有载:“山上多巨石,三面逶迤而上,独其背矗立三丈余,上有寿宁庵,下为顾瑛金粟堆。……有黄幡绰墓。”
昆曲极美 一袭水袖丹衣一曲醉人惊梦在撩人的景色里明眸流转,裙裾飞扬恍若穿越千年 为期三天的“昆曲小镇·大雅巴城”2019重阳曲会于日前圆满落下帷幕,近40名昆曲研究学者、昆曲表演艺术家以及海内外53家昆曲曲社的昆曲爱好者139人齐聚…